银行家
主办单位:山西省经贸委;山西省财政厅;
国际刊号:1671-1238
国内刊号:14-1290/F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50612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银行家的苦与累

中国高层的行长们很低调,改革期他们承担着巨大的压力,只能卧薪尝胆,奋发图强,以实践让社会见证,用成效使人民欣喜。社会该多关注大银行家的所作所为,他们更清楚市场,预见着未来。

  银行家当自信自强
  
  你只要稍作留神,便可发现外资银行家们总是在各种场合赞美诗般颂扬自己的银行,粉饰着尽善尽美、完备无缺的形象,具有很强的渲染力,让人难以分清究竟是出于职业营销还是真的出于虔诚之心。
  很少听到中国的银行家赞美自己的银行,同样,也很少听到社会赞扬中国的银行和银行家,这不只是文化的缘故,还有更深的社会因素。公众感受最多的似乎是银行的不足或丑闻,关于资产质量、服务排队、跨行收费、经济案件、贷款多了少了、放款快了慢了……总在出事,监管部门总在严厉通报处罚,媒体一潮潮评判指责,银行始终是被告,“坏名声”出了国门,成为全球贬低国有银行的论据。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银行家,自卑而缺乏自信、缺乏自卫、缺少底气,怎会有自豪、赞颂和感恩呢?这样的银行家显然不是国家的本意。
  银行家是银行之魂。著名的银行一定有著名的银行家,至少在其重要的发展阶段,有过几位著名的银行家,奠定了这家银行的经营基础,铸造出了独特的银行文化,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。银行家就是银行的牌子,赞扬银行家就是赞扬一家银行,信誉就是这样传世的。在中国,同样涌现过一代代与世齐名的银行家,都是银行业的骄傲,只是历史淡忘了。
  其实,中国有一大批优秀的银行家,很值得社会自豪地去宣扬和拥抱。当人们普遍以为中国的银行不行的时候,这些一度被西方唱衰的巨人突然一夜间价值显灵,外国投资者蜂拥而至,抢着争当战略和财务投资者。其实老外们精明得很,嘴上讨着便宜,脚上却抢着先行,急于分享中国银行业崛起的价值。果不其然,这些上市才一两年的银行,就基本确立了在世界银行之林至高的地位,并显示出持续良好的发展趋势。谁都清楚,这是来自一支强大优秀的银行家队伍的长期努力,源于良好的管理基础,绝非一步登天!这样精彩宏大的剧作,二流的银行家是做不出来的,仅靠国外投资银行是捧不出来的,能不承认他们是一流的银行家吗?在国际银行业中,中国银行家们的地位并不低,他们能与世界一流大银行家们平起平坐,交流合作,切磋经营之道,他们至少得到国际同业的尊重,而这种地位是其他企业家所少有的。
  不要小看中国的银行家,在本土上经营,唯有他们最熟悉特有的国情和文化。中国的银行尽管有过低潮,也有不少失败的银行家,但在金融发展的长河中,几乎所有的国际大银行都曾经历过各种困境或丑闻的煎熬,当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,银行几乎无一幸免。从一定意义上说,磨难并非坏事。莫须怀疑银行家,更重要的是鼓励他们自强自信,去迎接新的挑战,攀登新的高峰。
  我想,银行领导们最担心发生经济案件,他们诚惶诚恐,心中压力无比。今年银监会表扬了工商银行,其案件风险防控指标居于国际同业先进水准,让人欣慰之余却未见到媒体的赞扬。我真羡慕国外同行有良好的经营心态,有社会的理解宽容,有市场的豁达和民众的金融意识。我们已经跨上了一个关键的平台,步入了世界大银行之列,但这只是形式,唯有当银行家在这个世界级平台上站住了脚,中国的银行才算真正确立了地位。银行的崛起当然是银行家的崛起,我期盼着他们更自强、更自信、更风采。
  
  银行家的新生
  
  1996年至2004年的8年,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经营中最艰难、最沉重的日子。那些年,国企贷款比重大的省市分行最后实在坚守不住,几乎同时决堤了。许多分行,1999年前发放的贷款余额中,80%~90%跌进了不良资产,几乎全部倾覆。这样的结果,把整个银行的资本和信誉,从面子到里子全部丢尽,使银行家们无地自容。
  当时的国有银行均以国企为主体信贷客户,贷款比重高达80%~90%。当几十万户国企重组、破产关闭的时候,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瓦解了,专业银行的经营思想随之烟消灰散,经营步履维艰。谁都清楚,国有银行为国企改革支付出成本,才完成世纪之转制,但少有人追究那些破产者的责任,银行却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,数万信贷人员被问责。
  人们依旧记得1999年长江决堤时的情景,而当银行决堤时,危险情形有过之而无不及,不良贷款惊涛骇浪般涌出,无处不漏的形势更难以抵御,令多少人胆战心惊。只有浙江、上海等东部少数分行,由于原有的管理基础,加上国企改革先行一步的背景,才得以及时分散化解矛盾,率先渡过难关。但是当全国性的涌潮袭来时,靠银行家微薄的力量已经无力抗拒。这是一种金融综合征,只能依靠国家力量进行治理。
  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领导,没有国家信用、经济实力和国民信心的支撑,在这种经济大转型中,什么样的银行家都是难以为继的。如果没有从1999年起步的银行改革转型,使得新发放贷款保持着良好的质量和效益,也许真的就失去了最后一丝希望。1999年开始,各大银行实施的“管好新贷款”的战略十分成功,并逐步扩展转移阵地,采取了许多措施,成功地摸索出一条新的路子。经营能力很快得到成长恢复,形成了新的竞争力,使银行走出谷底。形势转变很快,以工商银行为例,改制前从2000年至2004年,不良贷款每年下降6.34个百分点,经营利润平均每年增长65%,已经恢复了经营能力。待到2005年4月股改前,新贷款占比已经达到75%,新贷款不良率仅为1.73%。新因素的迅速兴起,表明了银行基础平台仍然十分稳固,银行家的经营能力不弱,银行基本强势并未丢失。只要体制性的不利因素以及国企改革形成的信贷包袱消除掉,即可摆脱困境,迅速地成长起来。这是一个对国有银行基本面的判断,也是银行家有信心重新崛起的原因。
  劫后余生,痛定思痛,刻骨铭心。倾巢之灾不应重演,不能再现――这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寄予的希望,也是银行家们的信心和勇气。
  我以一个“老银行”的名义坚信,中国的银行家们一定会记取历史的教训,不仅是因为国家为之付出了一笔天价的昂贵学费,更在于这种经历在金融史的长河中难得一遇,严酷的实践和世纪变革的举措足以锤炼出一代新银行家。在烈火般的生死炼狱中,银行家们脱胎换骨般地得到了新生,尤其在经历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,以及在国际市场公开上市后,他们更快地成长成熟起来了,并开始在国际化、商业化的道路上迅跑。
  在这场改革中,失去的只是旧体制以及它造成的不良资产,得到的是一个崭新的银行。路不平坦,发奋图强,国有股份制银行是一种新体制,成败与否是新一代银行家的重任。
  
  最小的银行家
  ――陈倩梅的故事
  
  她叫陈倩梅,是一个最小的银行家,却令人敬佩。
  1999年,我到广东省中山市分行张家边支行调研。这家支行设在边远小镇上,只有46个人,一座旧房十分拥挤,绕过黑黑的过道上了二楼小小的会议室。但当我听完支行陈倩梅行长的工作汇报后,顿时肃然起敬。20世纪90年代的广东省金融业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,然而这家不起眼的小支行,居然出污泥而不染,支撑起了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圣地。这个小支行成立10年连续盈利,5.6亿元的存款和3亿多元的贷款规模,居然有1166万元的账面利润,而且每年增长的速度很快。当时广东分行的不良贷款率达到七成以上,而这个支行居然没有发生过任何贷款损失,表内外从未积欠利息,没有任何账外经营,从无案件事故,先后被授予“全国金融先进集体”等27次荣誉称号。陈倩梅任该支行行长已有10年,曾被评为中山市的“十杰市民”,一口浓重的广东式普通话,给人一种质朴无华的感觉。

  我很兴奋,因为领导者在经营中最需要树起旗帜。而张家边支行和这位女行长正是我寻求能引导广东省分行220家支行重新崛起的旗帜。这种意识驱使我千方百计地探索其经营之奥秘,深挖其奇迹之成因。
  1989年年初这个集镇办事处成立时,陈倩梅是从供销社会计招聘来当行长的,一干就是10年。在她的事迹中,有许多众口称赞的服务事例,有许多敬业管理的成功经验,更有许多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,尤其她并无健康人的体魄(身上安装着心脏起搏器),这些都是先进人物共同的品质。但我认为,一个支行行长成为典型的意义不在于她努力做了上面这些――这些多是竞争的驱动和职位的压力,许许多多的人都在这样做,也都做到了;典型的特殊性在于她做了别人未能去做或没有做好的事。作为领导者,她在银行最重要的风险经营中履行了自己的职责,从而实现了从一个普通行长向银行家的飞跃。我特别感触的是几件小事:
  1993年分行“戴帽”下达一笔镇办企业的救灾贷款100万元,她严格审查只贷出70万元,但从此走上了清收讨债的不归路。她说:“以后的7年,贷款像块大石头压得我吃不香睡不好。”年复一年地始终不放弃清收,她成了镇领导办公室里最烦人的常客。“不还钱我就不走!”她这样说也这样做,直到最后收回全部本金和35万元利息时,心上的石头才算落地,履行了自己神圣的使命。这就是信念和尽职!也正是10年贷款高质量的原因。
  1994年、1995年高息揽存盛行时,陈倩梅眼巴巴地看着客户从自家支行取钱转存到其他银行,但始终不跟风追随。她说:“我算了一本账,存款利息高达13.14%,这样的成本怎么发放贷款呢?贷给客户也是负担,银企都成为受害者。成本太高,风险太大,不能干!”就这样苦苦熬过了混乱的时期。“10年来我每天都在算成本账、风险账,正是算清账、算准账、算精账,才使支行保持了10年盈利。”这是一个货币经营者对盈利的解读,以这样的理念支撑着经营,不正是当今所追求的境界吗!
  陈倩梅这类模范并不多见,也是当今的旗帜,尽管只是一个很小的行长,却代表着中国银行家伟大的真谛。我常猜想,在那经营环境最差的10年中,势单力薄的女行长怎样以自己的信仰和精神,艰难地战胜风浪?银行家不在于职务的高低,而在于一种责任、一种精神、一种能力,最终是一条道路,并以业绩为证。1999年,她被评为全国金融劳模,这荣誉当之无愧。
  一个行长决定着一个机构的命运,如今张家边支行的规模已经翻了几番(陈倩梅2004年已退休)。我查询了几个数字:2006年年底存款余额16.76亿元,贷款余额9.4亿元,账面利润4391万元,只有56个人,人均利润78.4万元,还在那里营业。
  我曾走过多少豪华装修的银行大楼,都在记忆中逝去,唯独这陈旧的乡镇支行不能忘怀,还有她代表的一种职业精神。
  
  可爱的韦杰夫
  
  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银行,深发行在2004年5月29日与美国新桥投资公司签订《股份转让协议》,自此成为1949年以来中国第一家由外资控股的本土银行。美国人韦杰夫走马上任,开创了中国本土银行聘用洋行长之先河。不过,韦杰夫与深发行之间很快就“琴瑟不谐”,从2004年12月15日到2006年2月11日,他出任深圳发展银行行长到辞职未满14个月,便匆匆划上了句号,成为任期最短的行长。
  我们无法了解韦杰夫辞职的真实原因。当韦杰夫到任深圳发展银行行长的时候,人们热切关注的是一个外国职业经理人到底会怎样干。韦杰夫曾经在花旗银行、渣打银行有过20多年从业经验,当1988年花旗银行在深圳成立第一家分行时,他便成为美资银行在中国的第一任行长。从履历看,他入主深发行当然是最合适不过了。但问题是,当初外国伯乐们过于赞赏他在西方银行的业务能力,却忽视了他是否具备对中国一个不良银行的治理能力――这比管理一个正常运行的银行更加艰难。2004年末,深发行资本充足率仅为2.30%,远低于8%的监管要求;不良贷款率高达11.41%,拨备覆盖率仅为40%,巨额的不良贷款成为这家上市银行成长过程中的软肋。
  中国许多商业银行的行长们都对这个重要的人物很敏感,新奇他的上任,也祈祷他的成功,寄望他能够杀出一条新路,给更多的行长们做出示范,因为韦杰夫当时在深发行所面对的,正是涉及到商业银行深层次改革中最敏感的东西,也是中国银行家们共同的难题。堡垒不容易攻破,却必定会攻破。各路行长们都在冲击着、思考着,只是解决的时机进程、选择的方法路径以及处理的策略技巧各有异同。韦杰夫不负众望,英雄般地出击了,阵阵喝彩声中,人们也在冷眼观察,等待着结果。
  洋行长实行类似于休克疗法式的硬转轨,接二连三颠覆性的开颅动刀手术,表现出了明显的非中国式方法。其方案之粗糙生硬、改革风险之大,令内行人都为之捏一把汗。当他强硬推进之时,人们自然便预感到了事物发展的逻辑与必然结局。
  实事求是地讲,韦杰夫的路径还是正确的,就这些改革而言,都是中国银行业内已经在稳步推进的措施,并不全是新花样,不少已有数年的进展。他用了一个“One Bank”的新包装,其意义相当于统一法人管理业务平台,作为启动的突破口;他从核心的信贷和财务管理入手,重建内控体系,建立信贷风险控制官和财务执行官制度,推进垂直控制;他实行各省市分行行长交流大换岗等。遵循西方银行管理体制的要求,他做了该做的一切,可这些都是容易引发人事动荡的重大措施,几乎同时推出,一家小银行能经得起折腾?当媒体大肆宣扬他的激进改革时,我特别关注的是深发行经营业绩的起伏,担心能否维持得住稳定,能否承受得了对经营的冲击,更关心这个“外来和尚”的下一个招术。但从深发行披露的隐秘不全的经营数据中,内行人都清楚地感到他出了问题,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。
  在后来的报道中看到,2005年深发行又经历了30多名中层干部自动离职的风波,连当初协助韦杰夫制定和实施改革计划的核心人物也――出走。爱将众叛亲离,说明矛盾闹大了。国内同行们当初担心的也正是这个人事问题。无论对深发行还是对他个人生涯来说,这无疑是一种失败,暴露出他在智慧、经验与策略方面的欠缺,显然对中国的了解太肤浅。
  在韦杰夫走后,深发行季报披露的信息说,2006年第一季度税前利润同比增长33%,净利润同比增长47%,与他在任的业绩形成了强大的反差。
  韦杰夫辞职的时候,我充满着惆怅,心中默送着这位鲁莽英雄。他的信仰是正确的,但缺少成就变革的能力;他踌躇满志,但思维简单了;他想快速解决问题,却欲速不达。他所做的,如果在一家大银行里,可能不会有这么糟糕,因为素质和管理基础不同;但对一家小银行来说,简直是地震。当然,这位洋行长敢于实践,也成为中国银行史上有趣的花絮。他是一颗流星,给后来者留下许多思考。
  这些年来有不少国际银行家来中国的银行任高管,同样会饱尝实践之磨炼。有的会像韦杰夫般因失败而离去,但更多的会涌进来亲历这个新兴的市场,他们终将会成功,在大浪淘沙中呈现英雄的本色。(作者为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)(摘自2007年第7期《现代商业银行》)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银行家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银行家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